2007年8月12日 星期日

Komitet

這是個老式的打火機。 它外表看起來毫不起眼,但上頭的紅星、鎌刀、鐵鎚圖案有些蹊蹺。 仔細看可以看出圖案是一個盾牌,一把劍,還有看起來很熟悉的 CCCP 幾個字母。 其實這不是英文,而是老俄用的 Cyrillic script;重要的也不是 CCCP,而是其前面的 “КГБ” 三個字母。 這三個字母用中文發音叫「克格勃」,也就是冷戰其間令英美情治人員疲於奔命,而俄國公民則聞之喪膽的 KGB KGB 全名叫做 Komitet Gosudarstvennoy Bezopasnosti,翻成英文叫 Committee for State Security 也就是俗稱的「國家安全委員會」。 "Komitet" 一字在俄國擲地有聲,膽子大的把它掛在嘴巴上還可以當通行證使用;打火機上的圖案正是 KGB 「劍與盾」emblem

在克里姆林宮及紅場的東北角方向約5blocks的地方有一個廣場叫 Lubyanka Square (魯比彥卡廣場),當中有個9層樓的長方形巨大而陰森的建築,最下兩層是灰黑色,往上則是淡褐色,這就是舉世聞名的 KGB 總部,它平常就以 Lubyanka 代稱。 被抓進去的人很少平平安安出來的,不死也掉層皮: you went in a hefty bull, and you came out a pile of bones.

Lubyanka, KGB headquarters in Moscow

有一個叫 Gregory Fisher 的老美年輕仔把自己心愛的 TransAm 跑車運到東歐,一路開進俄國作他個人的畢業旅行。 Fisher 未到莫斯科之前,在 1812 俄法戰爭的古戰場附近遭遇了一件奇事,到了莫斯科之後他住進 Hotel Rossiya,跟在旅館附近的美國大使館打了一個電話,還沒講完,電話就被竊聽的KGB切斷了,之後 Fisher人就失蹤了。 大使館的美國空軍上校武官 Sam Hollis 趕到旅館去查看,一推開大門,看門員問他 “Propusk.” 他只甩下一句 “Komitet.” 就長驅直入了。 可見 Komitet 一字在俄國老百姓心目中之可怖。 (Hollis pushed through the front door of the Rossiya, and the doorman said, “Propusk.” “Komitet,” Hollis replied as he brushed past him. – “The Charm School,” Nelson Demille, 1988.) 什麼是 Propusk? 通行證也,私人在俄國旅行非有此物不可。

Hotel Rossiya, Moscow

US embassy in Moscow

a "Propusk", in cyrillic spelled "HPOHYCK", is a pass, a special permit.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