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否有神』的討論自古以來沒有結果。 這種討論誰也不能說服誰,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就是這么簡單。 以後也一樣不會有結果,在這里大家抒發抒發己見罷了,不必太 serious.
2. 『無神論者』與『有神論者』中間似乎還有一個『未可知論者』(agnostic);我個人是偏向這個論調的。 依字典上的解釋是: a person who holds that the existence of the ultimate cause, as God, and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things are unknown and unknowable, or that human knowledge is limited to experience. 這解釋的重點在『不可能被(人)了解』。
3. 近代基督教的祖師爺馬丁路德曾說:『如果人能理解祂,祂就不是上帝了。』(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AC%E4%B8%81%C2%B7%E8%B7%AF%E5%BE%B7) 所以既使有神,看起來要以人的經驗與認知能力去了解祂、服侍祂,是不切實際的,包括您的歌頌和贊美在內 —— 你怎么知道祂欣賞您的歌頌和贊美? 祂也許根本就不甩你們凡人在胡搞些蝦蜜東東。 這大概也能用來解釋為什么從前各種宗教滿手血腥也沒見到受過什么懲罰、世間多少人無辜送命也沒見到正義伸張、『壞人在臺上唱戲,好人在臺下嘆氣』的人間劇 則天天在演。
馬丁路德
3. 很多篤信宗教的人士在回答一大堆『為什么神會這樣做、為什么神沒那樣做』的時候往往拿出這樣的擋箭牌 ——『前世相欠債』或『神的旨意不是我們所能了解的』。 我管叫這種說法為『東方不敗』—— 用這個做靠山,你永遠不會敗。
4. 常在教會印發的小冊上見到有些懂近代物理的人士引用一些沒幾個人知道的核子物理現象來支撐他的論點;這只會引起讀者的反感,它增加不了一分力量,反而讓人覺得論說者『挟洋(科技)以自重』。
5. 慈濟團體為救災的及時雨,基督教、天主教也都有大規模的救貧、救饑的行動,這都是好的,但我認為這跟神不神巴不上一點關係。宗教聚會有其社會上的正向功 用,而神棍斂財則自古到今從未衰竭過。 這些行為 —— 善的也好、惡的也罷 —— 既使有神,也沒見祂給過一個damn.
6. 敝人認為格主論說有理,頭腦清楚;『完全沒信仰,也不相信神,一樣還是活得好好的,而且可以省去所有神秘學方面的支出,供養宗教人員的開支,相對來說比較 經濟些。』深得我心。 “忘記密碼的笨蛋” 及 “nekobe” 兩先生的說法比較客觀、不情緒化。 『以經解經』式的論說 ——『因為某某書第幾章第幾節怎么怎么說,所以真理是怎樣怎樣都怎樣』的討論法在主內兄弟姊妹間或有其力量,對圈外的人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