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6日 星期六

原來這般一老朽,教我如何再想他?

這兩個「老芋仔」是誰? 別看人家一付窮斯濫矣的樣子,知名度加起來嚇你一跳呢! 左邊是海明威,右邊是賈利古博,真正男人的風采就在兩人的笑容中蕩漾開來了。

Vera Cruz, 1954年的電影。 賈利古博與畢蘭卡斯脫主演,台譯「龍虎干戈」,是我少年時最喜歡的電影之一。 看完後對畢蘭卡斯脫的一口白牙和他那桿泛著藍光的六響連發左輪心儀良久。 最後的決鬥,老畢死於古博快槍之下,令我噓唏不已。


海明威在1953年以《老人與海》一書得普立茲文學獎,隔年得諾貝爾文學獎。 1958年此書拍成電影,由老牌影星史本賽屈賽主演。 書我沒看過,電影看了;當時年輕,不能體會老人心情,印象不深;只記得老人划小船出海,釣到一條大魚,拼死划回漁村,一路上大魚屍身被小魚吃得剩條骨頭。


老海中年長住古巴,每天在酒館混;早年自我放逐於巴黎,屬 "失落的一代"。 他的小說我頗有幾本,但一本也沒看過,退休前一年嘗試了一本,沒看完就放棄了。 電影 "妾似朝陽又照君" 是《The sun also rises》改編的;"戰地春夢" 是《A farewell to arms》改編的; "戰地鐘聲" 是 《For whom the bell tolls》改編的 (賈利古博、英格利褒曼主演) -- 你看那時代的中譯片名譯得多好! "鐘聲"一書扉頁中就有海明威引用的古人名詩

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
And, therefore, never send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

此詩李敖譯過,最後一段如下:
"..... 喪鐘在為誰敲,我本茫然不曉,不為幽明永隔,它正為你哀悼。"

1961年國慶前兩天,老海在愛達華州自己家中用散彈槍自擊頭部,結束了多彩的一生。

沒有留言: